
提到中国的民营企业,大伙第一想到的肯定是阿里、腾讯这些互联网的大佬,或者是比亚迪这些新能源的领头羊。不过这几年,有个专注实体经济的江苏公司悄悄崭露头角,算是挺引人注意的。
2024年,这家公司的营收直接冲到8715亿元,员工人数达21万,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一看这数字,稳稳超过华为的8621亿元营收,在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也从83位一路挤到81位。
恒力集团这个名字,听着挺低调,可它可是从一个纺织小厂起家,一步一个脚印,发展到涵盖化纤、石化、造船、新材料等多个领域,硬是把产业链从上游的原油一直拉到下游的成衣,成了中国制造行业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。不是靠抓住什么风口,而是真正钻研技术和服务,这在民营企业里也不多见,算得上是个稳健的代表了。
泥瓦工转行丝线买卖的那些年
恒力集团的创始人陈建华,1971年在江苏苏州吴江的一个普通农村出生,那时候家里的条件说不上多好。1984年,他13岁的时候就辍学去做泥瓦工,一干就是三年。到了1987年,他16岁时因为工伤摔断了腿,再也扛不起繁重的活,只得换行。
他发现家里堆着一些废丝和纺织废料还能卖点零用钱,就开始骑着自行车四处收蚕丝和废丝,从吴江周边的乡镇起步,一路骑到四川、陕西、云南、广西这些地方,风雨兼程。五年时间下来,攒下了200多万元的资金。这段经历听着挺简单,但对一个农村娃来说,完全是靠着坚韧和努力拼出来的积累。
1994年,23岁的陈建华把自己所有的积蓄369万元都投了进去,买下了吴江一个快要倒闭的镇办织造厂。当时厂里只剩下老门卫和104台生锈的机器,员工也寥寥无几。
刚上任,他就提出了“三不原则”——不担保、不欠债、不拉亲戚朋友入股,还保证每个月15号准时发工资。这个规矩一直坚持到现在都没变。接手之后,他立即换了1200锭的新设备,整理了生产线,第二年就挣了1000多万元。
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,别人都在削减产能、关门休整,他倒是逆向操作,进口德国喷水织机,从88台一下子扩到2346台。几年的时间里,把厂子打造成了亚洲织造的领头羊。这个举措算得上走得挺明智的,在危机当中把握住了低价设备和订单,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陈建华的老婆范红卫,出生于1967年,早年在苏州的一家纺织厂当会计。1994年两人结婚后,她就开始帮忙打理财务,两人合作得挺默契。她主要负责战术上的执行,而陈建华则掌握战略方向,这种夫妻搭档的方式,让恒力一开始就非常重视现金流和成本管理。
2002年,陈建华下决心要往产业链上游挺进,投资了22亿元建设江苏恒力化纤公司,引进德国先进设备打造聚酯生产线。那会儿圈里不少人都觉得民营企业没有背景,根本玩不起化纤这个行业,但他咬紧牙关,坚持认为不掌握核心设备,就只能一直当打工仔。
2003年,恒力集团正式挂牌成立,那一年正遇非典肆虐,他带领团队推动了40万吨熔体直纺项目,最终顺利投产。这段从纺织到化纤的转变,靠的可是敢于砸钱、不怕亏本的精神,以及对产业链的掌握和驾驭。
石化炼化大跃进的产业链闭环
2010年,陈建华带着团队北上大连长兴岛,开始布局石油炼化,理由说得挺直白:不掌握原料,就总会被卡脖子。当时,石化行业基本都是国有企业的天下,民营企业插不上手,但他坚持要打通从原油到纺织的完整产业链,便在荒草地上建起了全球最大的PTA工厂之一,年产量达到1700万吨,炼油能力也达到了2000万吨。
2016年,恒力石化在上海主板挂牌了,股票代码是600346,一下子融资渠道打开,企业的发展速度飞快。到了2018年,2000万吨的炼化项目投入生产,仅用了19个月时间,创下了世界纪录。这个项目从开工到竣工,节奏快得让业内同行都羡慕不已,靠的主要是实行标准化管理和引进德国先进技术。
到了2020年,恒力实现了从一滴油到一件衣服的完整产业链闭环,成了全球第一家全自动控制的企业。这表示从原油提炼到PTA、聚酯、纺织成衣,全都搞定,成本降低了不少,供应链也更稳固。
到了2022年,陈建华再次出手,花了21.1亿元买下韩国STX造船厂的资产,成立了恒力重工,正式进军船舶制造领域。那一年,别人选择退出市场,他却逆势而行。到2024年,第一艘船就成功交付;到了2025年,发动机自家研发的也开始下线,年产能已经上升到230万吨。
到了2023年,康辉新材投入4.4亿平方米的锂电隔膜项目,成功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局面,正式进入新能源战场。公司涵盖造船、石化、纺织和新材料这四个板块,四路齐头并进。到2024年,营业收入达到了8715亿元,恒力石化单单一块就实现了2364亿元的营收,净利润70.44亿元,现金流更是达到了227亿元。就算遇到制造业的寒冬,基本上也能站稳脚跟。
范红卫在集团里担任董事长兼投资委员会主席,2022年家族财富达到1041.9亿元,成为中国女首富。她平时生活很低调,一年花费不到10万,不爱买奢侈品,也不请保姆,和父母挤在老房子里。不过在企业运营方面,她亲力亲为。2022年石化原料价格暴涨时,她制定融资策略,发行短期融资券,帮助企业稳定现金流。
夫妻的分工挺分明,她负责具体细节和执行,他就把握整体方向,这样一来,恒力能躲过不少麻烦。集团累计捐款已经超过20亿元,包括在疫情期间送上的1.2亿元现金和50万套防护服,2023年还向盛泽镇捐了2000万元,帮忙搞乡村振兴。
在环保方面投入不少,拥有四家国家级绿色工厂,大连那个项目采用全加氢工艺,原油转化率提高了5%。员工福利也很实在,基地里配备专家公寓、影院、健身中心,工龄超过20年的员工占比超过35%,在制造行业里算少见了。
2025年民营500强第三的稳健底气
到2025年7月29日,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公布,恒力集团排在81位,营收数据还稳扎稳打超过华为。8月28日,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公布,恒力又拿到第三名,仅次于京东和阿里,继续稳坐江苏民营企业的第一把交椅。这成绩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背后可是靠着31年脚踏实地,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。
到了2025年2月17日,陈建华作为民营企业代表参加了中央座谈会,他说民营企业要赶上好时代,就得为民族工业争点光彩。到了九月,他又和沙特阿美签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,确保上游石化供应更稳妥可靠。
恒力重工的订单已经突破10亿美元,还在三亚设立了区域总部,专门负责金融结算和国际贸易。国家的产业链没有缺什么,就补什么,从化纤到造船,从原材料到高端制造,每一步都走得扎实到位。
上半年,恒力石化实现了1038.87亿元的营收,比去年同期减少了7.69%,净利润则为30.5亿元,下降了24.08%。在行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,炼化企业普遍下滑,但恒力凭借完整的产业链起到了缓冲作用,整体抗风险能力很强。9月20日,2025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出炉,恒力排名第21位,连续四年稳坐中国制造民营企业的龙头位置。
儿子陈汉伦,2001年出生,今年24岁,预计在2025年8月担任ST松发的董事,家族的第二代开始接管公司事务。陈逸婷,1993年出生,同样在集团工作。两代人的交接很顺利,持股市值达到801.2亿元,连续蝉联江苏地区的首富宝座。
恒力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经济模型,也不碰炒房炒股这些事儿,就专心致志在工厂、设备和技术上下功夫,把一滴油变成一匹布、一艘船,真正做实实在在的中国制造。到了2025年,集团还在延伸产业链、补充短板,加快在新能源和船舶领域的布局,现在员工已经达到了21万,各地都有分布,产品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港口。
在民营企业当中,它体现出长期坚持真有用,不盯热点,只专注于主业,产业链越拉越长,竞争力也越强。比起华为的科技牌,恒力走的实业路线更贴近生活,收入也超过了,但更关键的是,它推动中国制造从追随变成领先,填补了不少产业空白。
到了2025年,恒力依旧在奋勇前行,未来它还能怎么在全球产业链上占一席之地,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。民营经济这块,恒力就像个活生生的例子,稳扎稳打,终究会闯出一片天。
配资门户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