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清肺养肺方(余绍源方)
【药物组成】野荞麦16g,鸭跖草16g,鱼腥草16g,酸浆草9g,黄芩9g,马勃3g,百部9g,南天竹6g,萝摩壳3只,旋覆花(包)9g,全瓜蒌16g,生甘草6g。
【用法用量】水煎服。每日1剂,每日分2次服,早晚各1次。
【功效主治】化痰截咳,宣清肺热。适用于肺炎。
【药方引自】《名家名医录》
二、散寒化饮汤加味(沈英森方)
【药物组成】白术13g,太子参18g,茯苓13g,法半夏13g,陈皮13g,麻黄7g,桔梗13g,白芍13g,五味子5g,干姜7g,细辛3g,蒲公英11g,甘草5g。
【用法用量】水煎服。每日1剂,每日2次,分早晚各服1次。
【功效主治】散寒化饮,补益肺脾。用于各种肺炎。
【药方引自】引自《名家名医录》
三、清解通腑汤(徐志飞方)
【药物组成】鱼腥草28g,金银花28g,鸭跖草28g,野荞麦根60g,黄芩16g,细柴胡9g,广郁金9g,生大黄9g(后下)。
【用法用量】1日服药2剂,用水煎服,早晚各1剂。
【功效主治】适用于肺炎,清解通腑。
【药方引自】《徐志飞医技精选》
四、宣肺开郁方(赵希明方)
【药物组成】重楼、金银花、滑石、黄芩各24g,生石膏28g,连翘16g,鲜佩兰、石菖蒲、瓜蒌仁各1lg,麻黄、郁金、清半夏、乳香各9g,甘草3g,羚羊粉1.2g,琥珀0.9g(后2味冲服)。
【用法用量】每日1剂,水煎服,每日分2次服。
【功效主治】宣肺开郁,清热解毒。用于各种肺炎。
【药方引自】《赵希明医案选》
五、肺气郁闭汤(何晓晖方)
【药物组成】生石膏28g,鱼腥草、海蛤粉、金银花各13g,杏仁、前胡、北沙参各13g,木蝴蝶5g,川贝母、橘红各6g。
【用法用量】水煎服,每日1剂,取汁400ml,分2~3次口服,并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调整药量。
【功效主治】适用于支原体肺炎,证属闭肺痰热证,见发热、咳嗽频作,咯痰色白或黄,夜间咳嗽加重,喘息,纳呆,大便干,腹胀,舌质红,苔黄或白腻,脉滑数。
【药方引自】马淑霞,何晓晖.肺气郁闭汤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40例.辽宁,2007,27(3):263~264
六、止咳平喘汤(邱健行方)
【药物组成】川贝母、淡黄芩、桔梗、百部、柴胡、常山、黄药子、杏仁各5~11g,鱼腥草、大青叶各10~23g,甘草2~6g。
【用法用量】水煎服,每日分2次服,每日1剂,较小患儿可频服。15天为1个疗程。
【功效主治】适用于支原体肺炎病属痰热闭肺者,症见咳嗽阵作,发热面赤,咯痰黄稠而黏,痰中血丝,头痛咽疼,喘憋胸闷,舌质红,苔黄,脉滑数。
【药方引自】邱健行.自拟止咳平喘汤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72例报告.安徽中医临床杂志,2002,13(6):441
七、金银润肺汤(于己百方)
【药物组成】连翘6~16g,金银花6~18g,石膏15~28g,薄荷6~13g(后入),青叶6~16g,玄参9~24g,桔梗3~9g,炒杏仁3~9g,紫菀6~11g,冬花6~11g,炙枇杷叶9~16g,炙百部9~16g,蝉蜕3~9g,甘草3~6g。
【用法用量】水煎服,取汁200ml,每日1剂,每日分2次服。
【功效主治】适用于支原体肺炎属蕴肺痰热证者。
【药方引自】于己百,高玉峰.金银花润肺汤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50例.山东中医药,2005,(3):6~7
八、定喘除痰散(刘士俊方)
【药物组成】败酱草28g,鱼腥草28g,苇茎16g,桑白皮16g,麻黄11g,薄荷6g(后下),冬瓜仁11g,桃仁11g,杏仁11g,蒲公英16g,紫花地丁16g,野菊花11g,金银花11g,石膏28g,青天葵11g。
【用法用量】每日1剂,水煎服,每日分3次服。
【功效主治】清热解毒,宣肺化痰。适用于肺炎。
【药方引自】陈光新,刘士俊.中医运用通畅气机法则治疗温热病经验.河北中医杂志,1983,(2):15)
九、和解枢机汤(潘万喜方)
【药物组成】黄芩28g,柴胡28g,沥半夏16g,金银花16g,连翘16g,桔梗9g,紫菀9g,冬瓜子16g,枳壳9g,生甘草9g。
【用法用量】每日1剂,水煎服,每日2次温服。
【功效主治】清化痰热,和解枢机,宣肃肺气,应用于肺系疾病的病毒或上感高热、细菌感染,温病等。适用于肺炎。
【药方引自】《授业传薪集:曙光名医临证经验荟萃》
十、芦根生脉汤(李振华方)
【药物组成】薏苡仁5g,芦根18g,桃仁16g,冬瓜仁16g,麦冬18g,鱼腥草18g,黄芩13g,沙参16g,人参13g,五味子13g,酒军5g,甘草5g。
【用法用量】水煎服,每日3次,每日1剂。
【功效主治】宣肃肺气,清化痰热。适用于肺炎。
【药方引自】引自《名家医案·妙方解析》
十一、宣肺化痰汤(吕熙方)
【药物组成】石膏28g,麻黄6g,北杏11g,甘草5g,苇茎、桃仁、连翘各13g,冬瓜仁、苡仁、鱼腥草各18g,黄芩、银花各16g。
【用法用量】1日2剂,水煎服分2次,早晚各1剂。
【功效主治】宣肺化痰,清热解毒。用于各种肺炎。
【药方引自】《中华名医名方薪传》
十二、鱼腥草清肺汤(袁海波方)
【药物组成】黄芩、赤芍各16g,金银花、大青叶、鱼腥草、生石膏(先煎)、茜草根各28g,板蓝根、白茅根各100g,麻黄、桃仁各6g,杏仁、川贝(冲)、郁金、生大黄、生甘草各13g。
【用法用量】水煎服,每日服1剂,每日3次分服,连服15剂。服药期间忌生冷、辛辣和油腻过多食物。
【功效主治】解毒清热,定喘宣肺。用于大叶性肺炎。
【药方引自】《名家医案·妙方解析》
十三、生津止渴汤(张学文方)
【药物组成】知母11g,生石膏28g(先下),金银花16g,连翘13g,大青叶28g,芦根28g,白茅根28g,桑白皮11g,地骨皮24g,炙前胡13g,生甘草6g。
【用法用量】每日1剂,水煎服,每日分3次温服。
【功效主治】宣肺止咳,辛寒清热。适用于肺炎。
【药方引自】张学文临证验案精选.学苑出版社,1997.10~12)
十四、散结利咽散(何任方)
【药物组成】苦桔梗、薄荷、牛蒡子各18g,连翘、金银花各28g,生甘草、淡豆豉各16g,竹叶、荆芥穗各1lg。
【用法用量】上药研末为散。每次18g,以鲜苇根煎汤代水煎药,煎至药香气大出,即乘热服用。病重者,约6小时1服,日3服,夜1服;轻者8小时1服,日2服,夜1服;3日为一个疗程,可连续用2个疗程。
【功效主治】清热解毒,辛凉透表。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、肺炎、流行性感冒、腮腺炎、百日咳、急性喉头炎以及乙型脑炎等属外感温邪,症见发热,或微恶风寒,无汗或有汗而不畅,咳嗽咽痛,头痛口渴,舌尖红,苔薄白或薄黄,脉浮数者。
【药方引自】《温病条辨》
十五、宣肺散卫汤(赵金方)
【药物组成】石膏28g,银花16g,连翘、薄荷、杏仁各13g,桔梗5g,甘草3g。
【用法用量】每日1剂,水煎服,每日2次服用。
【功效主治】泻热清气,宣肺散卫。适用于肺炎早、中期卫气同病证。症见壮热微恶寒或不恶寒,汗出不畅,头痛,咳嗽,咳痰白粘夹黄,或伴胸痛,苔黄脉数等。
【药方引自】《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·续集》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门户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