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月盛斋酱牛肉作为清真酱肉的巅峰代表,自清乾隆四十年(1775年)创立以来,凭借“肉质紧实、切片不散、酱香透骨、咸鲜回甜”的独特风味,成为京味饮食文化中“清真老字号”的标杆。其制作工艺严格遵循清真规矩,融合了选料、修形、腌制、酱制、养汤等多道工序,尤其注重“老汤传承”与“火候拿捏”,以下是其核心工艺的深度解析:
一、选料:清真规制下的“黄金部位”月盛斋作为清真品牌,选料严守“只取牛羊,拒绝杂碎”的规矩,酱牛肉的原料首选牛腱子肉(牛前腱或后腱)。牛腱子位于牛腿部位,肌肉纤维紧密,筋膜(牛板筋)与瘦肉分层清晰,脂肪含量低(约5%),最适合酱制——筋膜遇热软化后能锁住肉汁,瘦肉则吸收酱汁后紧实不柴,切片时不易散碎。
具体要求:
牛龄需在2-3年(肉质紧实,筋膜丰富);
肉质无淤血、无伤病痕迹(符合清真屠宰规范);
单块重量控制在300-500克(便于均匀入味与炖煮)。
二、预处理:修形断筋,为入味打基础修割整理:将牛腱子表面的筋膜、肥油小心剔除(保留关键筋膜层),仅保留纯瘦肉与筋膜结构,避免多余脂肪影响酱汁渗透。
断筋处理:用刀在牛肉表面划几道深约0.5厘米的斜刀(不切断筋膜),或在筋膜与瘦肉连接处轻划,目的是让酱汁更容易渗入肉质内部,同时防止炖煮时因筋膜收缩导致肉质紧缩变形。
腌制去腥:将整理好的牛腱子用清水浸泡2小时(中途换水),充分泡出血水;随后用月盛斋秘制“腌料”(盐、花椒、小茴香、草果、桂皮等混合粉末)均匀涂抹肉表,按摩5-10分钟,静置腌制1-2小时(夏季缩短,冬季延长),通过盐分渗透排出剩余血水并初步入味。
三、核心:祖传酱汤与“老汤养汤”的奥秘月盛斋的酱汤被称为“百年老汤”,其风味灵魂源于历代传承的香料配比与“以汤养汤”的养护传统。酱汤并非固定配方,而是通过每日续料、过滤杂质、补充新料,使老汤中的鲜味物质(氨基酸、核苷酸)与香料风味持续融合,形成“越陈越香”的独特复合味型。
1. 香料包:20余味的平衡艺术月盛斋酱汤的香料包以“辛香提味、去异增香”为核心,常用香料包括:
主味香料:八角(增香)、桂皮(去腥)、花椒(麻香)、草果(解腻);
辅助香料:香叶(清苦提鲜)、丁香(浓香)、肉蔻(增甜)、山柰(回甘)、白芷(去膻)、陈皮(解腻)、甘草(调和);
调味辅料:黄豆酱油(提鲜上色)、黄酒(去腥增香)、冰糖(中和咸味,增加酱汁光泽)、盐(基础调味)。
注:具体香料配比是月盛斋的核心机密,不同季节(如夏季减少辛香料用量以防过燥)或批次会略有调整,但整体遵循“辛而不燥、香而不腻”的原则。
2. 酱汤熬制:炒糖色与老汤的融合炒糖色:锅中放少量菜籽油,小火加入冰糖(或白糖),不断搅拌至冰糖融化,待颜色变为深琥珀色(约160℃)时迅速倒入热水(避免炒苦),形成红亮的糖色,增加酱汤的光泽与焦糖香气。
爆香底料:将葱段、姜块、蒜瓣(拍松)入热油煸炒至金黄出香,再加入香料包翻炒2-3分钟(激发香料香气)。
熬制酱汤:倒入黄豆酱油、黄酒、炒好的糖色,加清水(或当日续存的老汤)至没过牛肉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煮20-30分钟,使香料与调味充分融合,此时酱汤呈红褐色,香气浓郁。
四、酱制:慢火煨炖,锁住肉汁与风味月盛斋酱牛肉的炖煮讲究“文火慢煨、多次翻动”,核心是通过长时间低温加热,让肉质酥软而不烂,同时充分吸收酱汤的味道。
1. 初煮锁形将腌制好的牛腱子放入烧开的酱汤中,转最小火保持微沸状态(水温约90-95℃),加盖炖煮1.5-2小时。此阶段需避免大火翻滚,防止肉质散碎;期间轻轻翻动牛肉1-2次,确保受热均匀。
2. 续汤入味1.5小时后,牛肉已初步软化,此时需向酱汤中补加少量热水(或新调制的稀酱汤),保持汤量基本覆盖牛肉,继续小火炖煮2-3小时。此阶段牛肉筋膜逐渐软化,瘦肉纤维吸饱酱汁,肉质变得紧实而有弹性。
3. 收汁提味当牛肉用筷子可轻松插入(约4-5小时总炖煮时间),汤汁减少至约1/3时,开盖转中火收浓酱汁。收汁时需不断翻动牛肉,使汤汁均匀裹附在肉表,形成红亮的酱色;待汤汁浓稠挂勺(呈琥珀色),关火捞出牛肉,沥干表面酱汁。
五、关键诀窍:老汤养护与“三分煮七分焖”老汤的传承:月盛斋的酱汤每日使用后,会过滤掉杂质(如肉渣、香料残渣),冷却后密封保存,次日使用时补充新料(酱油、黄酒、冰糖、香料)与热水,循环往复。百年老汤中积累了大量呈味氨基酸(如谷氨酸、肌苷酸)和酯类物质,是酱牛肉“酱香透骨”的核心。
火候的控制:全程以“文火慢煨”为主,避免高温导致蛋白质过度凝固(肉质变柴);收汁阶段转中火快速收浓,锁住肉汁。
筋膜的处理:保留关键筋膜层(如牛腱中心的“筋花”),炖煮后筋膜软化成半透明的胶冻状,包裹瘦肉,使切片时不易散碎,口感弹牙。
六、成品特点月盛斋酱牛肉成品呈深红褐色,表面油亮有光泽;肉质紧实但不硬,用刀轻切可见清晰的肉丝纹理,切片薄而不散;入口酱香浓郁,咸鲜中带微甜,瘦肉酥而不柴,筋膜软糯弹牙,越嚼越有回甘,配烧饼、夹馒头或直接冷食,均是老北京的经典吃法。
月盛斋酱牛肉的工艺,不仅是技术的沉淀,更是清真饮食文化的传承。从选料到老汤养护,每一步都凝聚着数代匠人的智慧,而“以汤养汤”的传统与“慢工出细活”的坚持,正是其历经两百年仍被奉为“京味酱肉天花板”的根本原因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门户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